第八届全球深商大会暨光明科学城大会召开 挺进科技发展深水区

来源:深圳商报时间:2022-07-06 17:30:19

星光熠熠,大咖云集。科技创新,拥抱光明。

7月5日,第八届全球深商大会暨光明科学城大会在深圳召开,聚集了众多来自全球的顶尖科学家、领军企业家等行业精英。19位科技界、产业界大咖围绕创新生态、科研经济、生命健康、数字经济等主题进行精彩演讲,为光明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指路引航。

在光明区,科研经济这个词随着光明科学城的建设,已经成为一个高频词。光明科学城作为策动原始创新的“理想地”、科研经济涌现的“新泉眼”、一流人才宜居宜业的“梦家园”, 日益成为深圳最具魅力、最富活力、最有潜力的投资热土。借光明科学城大会的高规格举办,光明区向全世界发出了加速建设科研经济先行地的时代强音,诚邀全球创新、产业人才共赴光明科学城创想创新创业。

光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光明区将继续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将迭代更新科学城创新创业模式,围绕大科学装置集群,充分发挥原始创新优势,陆续推出专项扶持政策,打造环大科学装置产业带,建设科研经济先行地,加快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将光明科学城打造成为重要的新发展动能。

科学赋能产业,科学家精神与企业家精神碰撞

院士专家和企业家云集,科学与产业携手,科学家精神与企业家精神碰撞,光明科学城大会既闪耀着科学智慧的火花,也探讨了产研创新的未来趋势。

在主题为《科研之城 产业之城 幸福之城 美丽之城》的演讲环节,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深圳理工大学筹备办主任樊建平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陈湘生分别带来精彩演讲。

从将光明科学城建设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的角度切入,樊建平表示,光明科学城的建设结合了政府与市场的双方力量,正在快速追赶国际最先进的创新中心,将建设成为大科学装置、研究机构、大学和产业园区交错发展的创新区域。未来,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将进一步推动建设国家生物融合产业创新中心,推动光明科学城科技产业一体设计,同步发展。

在《策源原始创新 先行科研经济》的主题演讲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俞书宏,华大集团CEO尹烨分别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命健康角度切入,探讨科研经济创新发展路径。

俞书宏表示,材料与制造业发展息息相关,发展新材料产业是国家长远的战略目标,要抓住这一重大机遇,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南方科技大学将与光明区政府共建光明高等研究院,围绕材料基因组等大科学装置的建设,打造一流的材料研发平台,加快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建设产学研高地,助力光明科学城建设。”俞书宏说。

此外,其他重磅嘉宾分别围绕“科学家的企业精神 企业家的科学精神”、数字经济、生命健康、人工智能、元宇宙等主题分享了精彩观点。

挺进科技发展深水区,擦亮“科学”金招牌

近期,深圳陆续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等重要政策,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意见》坚持自立自强、创新引领;强化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构建自主安全、多元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

作为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阵地的核心承载区之一,光明科学城正在成为高端科研资源聚集地和原始创新策源地。为推动实现更多源头创新和科技瓶颈突破,光明集中布局建设23个重大创新载体,包括鹏城云脑网络智能大科学装置、合成生物研究等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国际创新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等10个研究机构平台;深圳湾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2个广东省实验室;中山大学·深圳、深圳理工大学(筹)2个研究型高校。目前,光明科学城陆续进驻的创新团队达150余支、院士团队20余支,高水平科研人员超过3000人。

与此同时,光明区加快推进科学城立法工作,《深圳经济特区光明科学城发展促进条例》在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首次提请审议;探索科研攻关机制,通过“需求方出题、科技界答题”的模式进行攻关,解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建设光明国际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与深圳大学共建创新验证转化基地;围绕疫苗和免疫治疗、高端医疗元器件、锂电池关键材料等领域,打造7大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

创新链与产业链“双链融合”,催生创新成果新范式

“穿白大褂的和穿西装的在一栋楼工作,楼上的科学家一天可以到3家企业串门,在电梯里,可能一个问题就解决了”。坐落在光明科学城的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着力打造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有机融合的一体化平台,科研人员和初创企业“楼上楼下”共事,打破产业孵化时间壁垒,建立“科研—转化—产业”的全链条企业培育模式。

这是光明科学城实践在产业需求最前沿催生创新成果的新范式,是推动科学与产业深度融合的缩影。自2018年开始布局建设以来,光明科学城重大科技资源加速集聚,创新链与产业链加速融合,并在全国首创“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被国家发改委列入推广的深圳经验47条。

“我们要拥抱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时代大机遇。”在光明科学城大会上的《科学家的企业精神 企业家的科学精神》主题演讲环节,深圳赛桥生物创新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商院芳谈到智能制造赋能合成生物时,发出如此感慨。成立于2020年2月的赛桥生物,已发展成为国内细胞与基因治疗仪器设备头部企业。

像赛桥生物这样抓住了光明科学城发展机遇的企业还有很多。以合成生物产业为例,光明区充分发挥光明科学城在合成生物领域大科学装置、科研院所、转化空间、赛事峰会等全要素集聚优势,出台全国首个、力度最大的合成生物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系列措施,已初步构建起合成生物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近3年全国新增合成生物企业82家,目前落户深圳的有46家,其中落户光明的有33家。预计“十四五”期间,光明将筹集改造超过25万平方米专业化产业园,集聚超过100家合成生物优质企业,实现“从0-1-10-100”的合成生物科学与产业生态布局。

时代呼唤担当,使命催人奋进。

接下来,光明区将瞄准世界科技前言、国家重大需求、湾区优势产业,积极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深圳路径,推动形成最具生命力、吸引力、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体制,加快营造一流创新生态、产出一流科技成果、培育一流科研经济,让科学成为光明的“烫金”名片,努力成为新时代深圳的质量高地和颜值担当。(刘芳)

关键词: 全球深商大会 光明科学城大会 创新策源地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图文推荐

热门文字

标签

精彩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