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瓦砚,一件“伪作”背后的历史迷雾

来源:株洲新闻网时间:2023-03-28 10:13:12

△《钦定西清砚谱》中收录的“铜雀瓦砚”。


(资料图片)

郭亮

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的书写工具,对传播中华文明、发展中华文化贡献良多,故有“文房四宝”之誉。

“四宝”之中,砚台虽然排名最末,却与人的关系最大,对人的影响也最深,正如北宋苏易简《文房四谱》所言,“‘四宝’砚为首。笔墨兼纸皆可随时收索,可与终身俱者,惟砚而已。”而同为北宋书家的唐庚则在《古砚铭序》以寿夭和德行的角度对砚作了深情礼赞,曰“笔之寿以日计,墨之寿以月计,砚之寿以世计。其故何也?其为体也,笔最锐,墨次之,砚钝者也。岂非钝者寿而锐者夭乎?其为用也,笔最动,墨次之,砚静者也。岂非静者寿而动者夭乎?”将砚之宝重程度推崇到无以复加的高度。

作为中国传统文人须臾不能离之的书写工具,砚台多为石质,其性坚固,可以传百世而不朽,故历代名家对砚台的选材、制作、雕刻、使用、收藏都有讲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格和流派。其中,唐宋以来所流行的汉瓦砚,以其古朴、厚重、稀少而备受珍视。

所谓汉瓦砚者,又称瓦头砚,是指利用古砖瓦(主要为汉瓦)为材质制成的砚台——所谓秦砖汉瓦,是指其质地优良,坚固耐磨,自隋唐起便有人利用其制砚,所制之砚耐磨发墨,效果极佳,且此等砖瓦之上多有纹饰或制造铭记,极富古韵,向为以风雅自居的文人墨客所钟爱。

古砚往事

在醴陵市博物馆内,珍藏着一件用汉瓦制成的砚台,系当地村民汤其树捐献。解放初期,当地民兵汤其树曾在状元洲集训过,一天傍晚在洲上散步,偶尔在沙地上拾到此砚,觉得此方古瓦十分特别,便珍藏于家,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新建的醴陵市博物馆向社会广泛征集文物入藏,才将此方古瓦捐献给博物馆,经鉴定为较为少见的汉瓦砚,具有一定的艺术和考古价值,故得以入藏。

这方古砚为深灰色的长方体瓦块,中部为琵琶式淌池,四周阴刻铭文,上部用篆书直行阴刻铭文16字,字迹模糊,难以辨认;中部池旁左右侧宋体直行阴刻铭文12字,右侧为“为爱陶甄之质”,左侧为“宜加即墨之封”;下面行书直行阴刻铭文“予得之于漳滨之深,以三十九枚娶,而加绪翰墨,以为博珪好古之玩云,洪武辛未重九翟仙铭”。瓦砚背面上部以古钱造型篆书“宝货”二字,中部隶书直行阳刻“建安十五年”,下部为浮雕两鹿相嬉图案。

“翟仙”,当为“臞仙”之异写,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别号,“洪武辛未”为公元1391年,是年,十三岁的朱权被封为宁王,两年后就藩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县)。所谓“漳滨之深”,当指河北临漳县西南的漳水,为铜雀台故址之所在——东汉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操筑铜雀台于邺都,所用材料至坚至优,时人多取残瓦琢而为砚,风靡一时,前引北宋苏易简《文房四谱》记,“魏铜雀台遗址,人多发其古瓦,琢之为砚,甚工,而贮水数日不燥,世传云;昔日制此台,其瓦俾陶人,澄泥以络络滤过,碎核桃油方埏填之,故与众瓦异焉。”并言以此瓦磨制的砚台,“体质细腻而坚如石,不费笔而发墨,此古所重者,而今绝无。”至北宋时已为罕见,更遑论去北宋数百年之久的明代,故朱权得此瓦,见其上所刻“建安十五年”款识并两鹿相嬉之浮雕图案,便知这是传说中的铜雀台瓦,乃有琢而为砚并款识纪其事之举。

如是,似乎可以还原出这方古砚入藏醴陵市博物馆的基本脉络:明洪武辛未年(公元1391年),13岁的少年朱权在漳水边上以三十九枚制钱购得这方铜雀台古瓦,并着工匠磨制成砚,且款识题刻于上,日日把玩不已。后朱权因参与“靖难之役”备受兄长朱棣猜忌,徙封至南昌,这块瓦砚也便到了南昌。又百余年,朱权四世孙朱宸濠借口明武宗荒淫无道,集兵号十万造反,起兵四十三天而败,与诸子、兄弟一起为王守仁所俘,押赴南京伏诛。乱军之中,宫邸宝玩星散,这方瓦砚也不知去向,不知何故沦落到距南昌三百公里之隔的醴陵状元洲上,于解放初期为村民汤其树拾得,并将其捐献给博物馆。

关键词:

图文推荐

热门文字

标签

精彩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