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简讯:安化“黑茶经验”对株洲有哪些启示

来源:株洲新闻网时间:2023-04-14 10:09:42

【原标题】


(相关资料图)

安化“黑茶经验”对株洲有哪些启示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温琳

说起安化,人们一定会想起那里的黑茶。

但小小黑茶叶,在安化却做成了大文章。青青茶山,也成了安化人的金山、银山。

黑茶与安化,如何相互成就?

4月7日至9日,记者参加湖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的“助力茶乡向振兴 新闻战线安化行”全省新闻战线代表文体采风活动,亲身感受安化用十多年时间打造的“黑茶经验”,从一片叶子发展成一个产业、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过程。

事实上,历史上株洲茶叶也是远近闻名,安化“黑茶经验”对株洲的茶产业发展和城市品牌塑造,有哪些可借鉴的经验呢?

记者们在中茶安化参观采访。本组图片由省记协提供

一片树叶带来一个产业

仲春时节,走进安化县城东坪镇,只见大街小巷茶店林立,袅袅茶香,氤氲缭绕。

这座位于资水中游、雪峰北段的山区县城,因茶置县、因茶致富、因茶兴业。当人们手捧一杯汤如琥珀、回甘滑爽的安化黑茶细细品味时,总想追寻安化黑茶的渊源。

安化是典型的山区县,境内岭谷相间,人们常用“八山一水半分田”来形容这里,当地经济发展受区位、交通条件掣肘很大。

上帝在关上一张门的同时又打开了一扇窗。自古偏远闭塞的安化,全年温和湿润,云雾缭绕,对于茶树栽植和生产而言,是得天独厚的条件。古时的安化“山间生殖无几,唯茶甲诸州县”,当地“活家口者,唯茶一项”。

依靠人力肩挑、竹排水运以及马驮等种种方式,安化先民开辟了一条通往边陲的万里茶马古道,这是一条可与“丝绸之路”媲美的国际商贸大道,也让曾经养在深闺的安化黑茶出湖南,到洛阳,经长安,越西域,最终惊艳了欧洲。

如今,黑茶市场范围已经大大拓展,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以及港、澳、台地区,并出口到欧美、俄罗斯、蒙古、日本、韩国等国外市场,成为湘茶方阵中一匹“黑马”,在国内外掀起一股强劲的“黑旋风”。2022年,安化黑茶的千两茶、茯砖茶制作技艺还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得益于黑茶逐渐扩散的知名度,小小黑茶树叶在安化逐渐成为一个产业,如今安化又立下了三张军令状——坚定不移打造千亿湘茶“半壁江山”、世界黑茶之都、国家级黑茶产业集群。

一半安化人都从事与“茶”相关的工作

“2022年,安化县接待游客91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95亿元。” 安化县茶业协会会长蒋跃登颇为自豪地说出这串数字,接下来协会将继续在茶旅融合、产城融合基础上,推动茶文融合、茶康融合,实现整个产业链的规模效应。

曾经的安化,是国家级贫困县。这个山区县城如何脱贫振兴,答案是黑茶。

“(农历)三月采茶茶叶青,妹在家中绣手巾,两头绣的茶花朵,中间绣的采茶人……”3月7日,阳光明媚的安化县青云观茶园,唱起了悠扬的采茶歌,全县36万亩茶园进入全面开采期,这是当地是最忙、最美的季节。

2007年以来,安化县举全域之力将黑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打造。短短15年间,黑茶产业链在安化顺势起飞,成长为县域内规模最大、品牌最响、综合效益最高、带动能力最强、从业人员最多、成长性最好的富民主导产业。

全县黑茶产值从千万到如今突破230亿元,茶叶加工企业也由15家增加到210家,茶产业从业人员近40万人,几乎一半安化人都在为茶产业链贡献一臂之力。以至于安化人打招呼的方式,都不是“吃饭了么?”而是“恰茶不?”

与此同时,安化还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打造了一批以茶为媒的景区。到黑茶特色小镇,看《天下茶道》、泡冰碛岩温泉、亲身感受一片茶叶的制作过程;去中茶湖南安化第一茶厂,识茶、观茶、赏茶,茶香古色的建筑亦是拍照打卡的好去处;往茶乡花海生态体验园,品味春日美景,尽览花海风光……

茶旅文体康养融合发展是近年来的新亮点,依托黑茶文化,当地打造了一批 “生态茶廊” “生态茶山” “生态茶湖” “山水生态茶城”,“美茶颜、品茶点、走茶道、游茶园、食茶宴、赏茶戏、宿茶庄、忆茶事”的安化24小时健康茶生活在当地已成为常态。

安化,这块孕育出黑茶的神奇土地上,文旅产业正在蓬勃发展。

株洲茶业

“起了一个大早,赶了一个晚集”

茶陵是中国少有以茶命名的行政县,炎陵自康熙年间就产贡茶,醴陵在清末民国初每年有近2万吨茶通过上海销往海外……北纬25至30度历来是黄金产茶带,而我市以丘陵红壤为主,境内层峦叠嶂、气候温和,因此,高品质茶树长盛不衰。从古至今,株洲与茶一直关系密切,茶陵是唐代三大产茶地之一,当地景阳山茶、六通庵茶在历史上享有盛名。明清时期,茶陵、炎陵的茶叶通过茶马古道经广州出口到国外。

沿着历史脉络一路梳理下来,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株洲茶产业的发展确实是“起了一个大早,赶了一个晚集”。在2018年以前,株洲茶产业长期处于无序发展状态,少有规模以上的茶叶企业,更多时候是个体户单打独斗。近些年,茶叶重新升温,市场红火一片,我市也陆陆续续发力茶产业,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耕茶山,生产中高档茶,其中尤以红茶为甚。

在全省“展湖南红茶,打造千亿湘茶”的大背景下,株洲红茶跑出了加速度。目前,全市已有茶园面积近14万亩,茶叶总产量超过8000吨,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茶产业综合产值近50亿元,“茶祖·三湘红”“洣溪茗峰”等一批茶叶品牌脱颖而出。

《株洲市茶产业发展规范(2019—2028年)》提出了“30万亩茶园基地、3万吨产量、100亿茶叶综合产值”的发展目标,同时加快打造“茶祖红”“神农福”等区域公用品牌,大力宣传株洲茶产业、推进株洲“湖南红茶”核心产区建设,在茶陵打造了全国最大的中华茶祖文化产业园,在炎陵规划建设茶祖神农茶旅文化产业园。

尽管株洲茶产业在短短数年内迎来快速发展,依旧面临品牌分布“散小弱”、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有品质无品牌”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去市场掰手腕”还需假以时日,跟安化黑茶超230亿元的产值和近40万从业人员相比,株洲茶产业发展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株洲并不灰心,正如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所说,要充分利用好株洲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借船出海”,主动融入到湖南红茶的大战略中,重点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基地、开拓一方市场,经过5到10年努力,把株洲红茶打造成关联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

【记者手记】

借鉴“安化模式”,打造和经营城市品牌

中国地大物博,文明源远流长,任何一个城市被拎出来,其人文历史底蕴、特色美食文化都足够写出一本书来。也正是因为每个地方都有其地域优势所在,如何发现并打响独属于自己的城市名片,打造出独树一帜的地方品牌,第一时间抓住大众心智,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城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经济、文化等优势,率先打造出更具特色的城市品牌,推行城市品牌营销战略,以此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安化能从全国1000多个县城中脱颖而出,黑茶是关键,借助黑茶产业发展,顺利摆脱笼罩在头顶长达25年的国家级贫困县阴影,其城市品牌的打造和经营不可谓不成功。

其实,品牌与城市,早已深度捆绑,产生强大的外溢效应。可以说,一个杰出的品牌,就是这座城市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最响亮的“城市名片”。

株洲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强化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突出‘产、城、人、文’城市符号,不断提升株洲发展软实力。”对正在精力培育制造名城的株洲而言,启动品牌战略,打造更多“名品”“好品”,关乎城市的发展与未来。

安化用了15年才把“安化黑茶”捧到如今的高度,炎陵也用了十多年才把“炎陵黄桃”打造成知名农业品牌。株洲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与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挑起打造茶叶品牌这一重担。我们可从“安化模式”中吸收经验,不仅要把品牌打造好,还要经营好,不仅要从茶叶角度去发展株洲茶业,更要统筹农业、文化、宣传、旅游等多部门资源,最终将株洲茶叶发展成代表性的区域经济名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

图文推荐

热门文字

标签

精彩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