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 “滞后”更显宽厚 全球报道

来源:株洲新闻网时间:2023-06-15 10:23:26

文/李军


(资料图)

【胆怯的智慧还在犹疑时,勇敢的无知已经行动了。】

最近,本报深度还原珠峰救人事件的报道,在朋友圈刷屏。报道详细呈现了救人者的人性光辉、网络的喧嚣漩涡、被救者的隐情等,当真相“拼图”逐渐完善,事件终于尘埃落定。

笔者认为,这是反映“后真相”时代特征的典型案例,无论媒体还是受众,都能从对事件的反思中获益。

“后真相”并非新词。早几年,《牛津英语词典》就将“post-truth”,也即“后真相”,选为2016年度词汇。2019年,英国学者麦克唐纳所著的《后真相时代》推出中译本,引来媒体行业乃至大众的热议。

这个词汇学术味虽浓,但不妨形象地理解为:“让子弹飞一会的真相”。英文单词“post”本身就有“邮递”的意思,换句话说,“后真相”在揭晓前就是个“盲盒”,围绕着它说的只能是“瞎话”,揭晓后的发言才值得认真对待。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今非昔比,往往事情仍在发酵,片面的、主观的信息,就已遍布网络且被部分网友当作“真相”接受,并基于此表达观点甚至宣泄情绪。

如此一来,当热点事件发生后,真相和逻辑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被忽视,而情感煽动并主导了舆论。这类例子近年来屡见不鲜,珠峰救人事件便集合了诸多共同特征。比如新闻发生“反转”,当事人被“网暴”,随着信息增量出现,事件与人性的复杂性逐渐得到客观呈现等。

对媒体而言,这再次强调了报道新闻时客观与平衡的重要性。 正如美国作家、学者苏珊·桑塔格所说,“真相是一种平衡,它的反面不一定是谎言,而可能是不均衡的表述。”互联网时代,新闻媒体追求时效固然重要,但采写更为平衡、更为全面的“慢新闻”的定力,也是一种越发珍贵的品质。

作为新闻信息的受众,也需要提高素养,善于辨别信息真伪,心怀等待“水落石出”的耐心。“胆怯的智慧还在犹疑时,勇敢的无知已经行动了。”这句名言用来描述今天的网络“键盘侠”,显得特别贴切而精准。

“后真相”时代,抢着发声或许能引来流量,但“滞后”的发言摆脱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更有可能赢得尊重。

关键词:

图文推荐

热门文字

标签

精彩赏析